欢迎访问黑龙江城市新闻  今天是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学校领导的口头许诺一个不兑现,老师:再也不信领导的鬼话了

一口唾沫一根钉。作为一个人,就应该言而有信。这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景,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恐怕没有几个。



这不,有一位教师就因为被老师画大饼而忽悠,当初的承诺一个也没有兑现。他在愤怒之余,将自己被校长算计的过程发布到网络上,并信誓旦旦地说,以后再也不相信领导的鬼话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帖子上,我们知道,学校因为英语教师不够,就找到这位教师,让她再带3个班的英语课。这位老师认为,自己已经带足了课程,没有必要再接更多的课。

但是,领导找老师带课自然是打好草稿的,他再一开口,就直接抓住了这位老师的软肋。领导称,学期结束的时候,评优评先优先考虑他。

这就是一个诱饵,而这位老师就还真咬饵了。这位老师因为要申报职称,考虑到评优评先是必不可少的资料之一,影响到自己考评打分。既然领导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多少应该要卖一个人情——尽管是为自己考虑的多一点——人嘛,多少有点私心。



这课一带下来,压力就大了,第一学期每周15节课,第二学期每周18节课。这样一计算,每天都有三四节课。而其他的老师一般就两三节课,这样一比较,负担是不是要大得多。

而就是这样的付出,这位老师有什么获得呢?什么都没有得到,这心里落差就大了——期末的绩效工资,没有因为他多带了课,而比他人多拿多少。

这还不算,更重要的是,他心里想的那些荣誉,那些优秀,没有一样有他的份——年度考核“优秀”没有他的份,那1500奖金的嘉奖、3000奖金的记功更是跟他无缘。

领导说好的优先考虑,这优先体现在哪里呢?这不就是明摆着,做事优先,荣誉靠后吗?否则,为什么出现这样荒诞的一幕呢?

也正因此,这位老师痛定思痛,写道:“所以,以后再也不相信领导的这种许诺了,领导的这种口头许诺只是忽悠人的,还是算了吧。难道领导都是这样哄员工干活吗?”



“真是后悔当初相信领导的鬼话。下学期打死我也不再上3个班的英语课。一天少上一两节课,提前回家陪陪家人、做做美食,不香吗?工作那么累干嘛?”

这样的学校领导应该是比较多的吧。他们的许诺更多的是画饼充饥,他们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的话当作一句话,说过就丢——当然,是在目的达到的情况下。而至于老师是不是很累,会不会埋怨,有没有愤怒,这些都不是他们考虑的对象。在他们看来,把工作安排下去了,就是自己的本事,而至于其他,自己作为领导,有什么必要考虑呢?这样的领导,为什么如此不靠谱?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的忽悠当作是一件很郑重的事。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作为领导要一言九鼎,言出必行。正是因为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虽然说了要给加担子的老师以优先考虑权,但是从心底里,根本就不会把这句话当真。



当然,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学校的资源有限,尽管有先进,有优秀,但是无奈名额太少。领导把关系户,或者有背景的人安排了,发现没有了剩下的,一般的老师就是做的再多,恐怕也只能靠边站了。

遇到这样的领导,老师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认清现实,不要相信领导的话。领导说的话再好听,也只是听听,而做事还是要自己,因此不必当真。领导说他的,你做你的,不要把领导的话当作一句话。领导如果真要你做事,那可以,必须要把承诺的东西先拿出来,不然免谈——与虎谋皮,你能做到吗?做不到,最好的办法就是绕着走,不和他硬碰硬,看他有什么招数。



其次,学会保护自己,要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言而无信的领导,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想办法,和他虚与委蛇。自己本分的课自己带,但是超过了工作量的课,一律免谈。我不想你的好处,你也不要想我多做工作——工作嘛,尽力就好,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最后,如果遇到上面这位老师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找领导,把自己心里想的话说出来。我们公对公,私对私,当时你怎么说的,你不会转脸就不认了吧。

这时,或许领导还是不认账,但是你捅了他的鼻子,他还敢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你加担子吗?恐怕就是想,他也要考虑考虑你会不会答应了吧。



亲爱的读者,对于学校领导给老师加担子,承诺在评优评先的时候优先考虑,结果却全部落空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黑龙江城市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