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数字德育培育时代新人暨“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进校园巡展”活动在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和北京市赵登禹中学同步启动,两校学生代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宣读了倡议书,拉开了2024年流动博物馆活动的序幕。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和丰台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东城、西城、丰台、顺义等区的部分学校德育负责人3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作为启动仪式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会嘉宾与教师、同学们共同参观了“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进校园巡展”的23块展板,丰台二中的9位学生讲解员为大家做了精彩深入的介绍。
此次展览突出庆祝建党103周年主题主线,紧扣讴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精选抗战文物珍贵历史图片100余幅,包括抗战时期的海报、会议照片、抗战追击照片、战事指示文件图、书籍照片、作战地图、抗战总结报告图以及背包、斧头、毛毯、纪念章、锦旗、长枪等物品的图片,辅以相关文字进行展示。
据悉,今年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进校园巡展”活动,将会走进北京东城、西城、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顺义等区20所中学校园。部分学校将结合展板展览活动,并借助智慧校园以及数字技术的优势,进一步丰富展览活动,将流动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与学校德育相结合,丰富育人载体,创新德育形式,提升育人实效。
“在数字化时代,德育的突出特性是互动、实时和跨界融合,以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公民道德和价值观,需要关注面向未来的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历史文化、革命精神、使命担当的传承与接力。”丰台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杨晓辉表示,丰台区教委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了很多的实践与探索,创造性地提出“行走的思政课”概念,研制出丰台区“全要素、贯通式、实践性”思政课程9条精华路线,提炼形成了五大思政教育主题。
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阮滢表示,此次巡展活动,纪念馆资源走进校园,让学生们通过观看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更加直观真切地感受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伟大的抗战精神,这对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活动当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丰台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北京林业大学本科计算机党支部、北京市丰台二中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文:李继君
编辑:姜思瑶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